什么是保险消费者适当性原则

2024-03-14

案例简介:

小李刚毕业不久,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在与公司同事闲聊中,同事偶然提起他购买了一款保费较高的保险产品,说是可以强制储蓄,小李听到后感觉很合心意,毫不犹豫地交了保费。随后由于小李就职的公司倒闭,小李失业近一年时间,在第二年续期缴费时,小李没有足够资金支付大额保费,面临保单逾期失效的风险。显然,根据小李的财务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这款保险产品并不适合刚毕业不久的职场新人购买。

 

什么是适当性原则:

 

所谓适当性是指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及其服务与客户需求、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对应的金融知识和投资理财经验之间的契合程度。简单来说,消费者要购买合适自己的产品及服务。

 

20239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了《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要求保险公司对销售人员、产品进行分级管理并相互匹配,以提高产品的“适当性”。具体来讲,保险公司应当对保险产品和服务的风险及专业复杂程度进行评估并实施分级动态管理,完善客户风险偏好、风险认知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制度,将合适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通过适当的保险销售渠道和保险销售人员销售给适当的客户。

 

消费提示:

保险产品作为一种复杂的金融产品,专业门槛较高,而普通消费者往往不具备充足的金融知识与资产配置经验因此,金融机构在销售全过程中的职责和义务必不可缺,不仅应在销售过程中向消费者充分披露产品及服务的相关信息,还应将合适的产品推介给合适的消费者,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同时,建议保险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要注意:

 

1、购买保险要适度。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保险产品繁多,对保险消费者而言,并不是保额保费越高越好。保险费的支出应与自身的经济条件相适应,一般在年收入的5%15%之间为宜。保险消费者只有在保证不会对个人和家庭整体的投资计划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兼顾保障的延续性和缴费的连续性,才是适度的。

 

2、购买保险要适时。一般而言,市面上的保险产品的费率厘定上都与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的年龄挂钩,年龄越大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越高,规定缴纳的保费也越多,例如市面上的百万医疗险,重疾险等。因此保险消费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年龄选择适当的产品。

 

3、购买保险要适当。保险消费者需要按照自身的风险保障需求选择适当的保险产品。一般建议从基本保障入手,再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选择投资理财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