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月 @萌新们,这份学生防诈骗攻略,你get了吗?
2023-09-26 作者:天安财险 原创
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增长迅速,各类产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也有不法分子,借机制造出各种新型金融诈骗方式。在广大消费者中,在固有印象中与“钱”关联相对较少的学生群体,正在成为诈骗犯罪分子瞄准的新目标。
常见的金融诈骗类型
骗局一:刷单诈骗
在最初,骗子通常会给被骗者派发金额较小的任务,并承诺被骗者按时返还本金及佣金,之后逐渐扩大刷单数额来诱骗雇佣者投入更大量的本金。
典型案例:某高校学生吴某某报警称:某日下午3时在宿舍用手机上网,看到一条兼职刷单的广告,与对方QQ联系,对方称每单返8%的佣金。吴某某就打开了对方发来的网址,在这个网址用支付宝刷了320单,共计15000元。因对方没有返回本金和佣金,发现被骗。
骗局二:非法校园贷
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平台向在校大学生开展贷款业务,在校学生通常通过网络提交资料,支付定额手续费用后申请的信用贷款,简单的逻辑背后其实充满了算计,很多同学缺乏判断能力,就会深陷校园贷款的泥潭。
典型案例:学生小李为购买苹果手机及其他高消费品,通过借贷平台申请网上贷款。随后,经过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找其他小贷公司贷款还债,其最终欠下多家公司共计70余万元的债务,而原始金额仅为3万元。
骗局三:短信诈骗
骗子通过短信发送网址,来获取被骗者的银行卡号及密码,然后施于诈骗。
典型案例:小王同学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尊敬的商户您好!由于购物平台网络系统升级,请您及时点击以下网址认证账号(***网址)以免影响正常接单!回复TD退订”。随后小王点开了短信内容中的网址,进入该网站之后按照提示输入账号和密码,随后一步步操作之后,银行卡内余额被洗劫一空。
青少年防范金融诈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树立正确消费观:应正确评估自身经济承受能力,不要过度依赖借贷消费,更不要“以贷养贷”“多头借贷”。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不轻信不法分子的诈骗诱饵。
2.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青少年应警惕不明网站、APP、电话、短信等形式发布的网络贷款广告、链接等,积极学习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贷风险防范意识。
3.理性合规借贷:如果需要借贷,一定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或正规渠道进行借贷,并确保借贷行为复合法律规定,不要参与非法借贷行为。
4.保护个人信息: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轻易告诉他人,以防止被骗子利用。
5.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和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并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及时求助:如果遇到金融诈骗或其他非法行为,应及时向家长、学校或相关机构求助,寻求帮助和支持。
总之,青少年在面对金融诈骗时,应保持警觉,提高防范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进行金融消费,并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家长和学校也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提高其金融素养和防范意识,使其能够更高地保护自己。